一、学科概况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社会保障学科肩负着揭示和阐明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使命,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全球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而受到关注,并获得了充分的发展。1970年代末以来,发达国家不断调整和完善原有社会保障制度以适应经济增速放慢和人口老龄化的新形势,发展中国家借鉴国际经验教训,着力构建适应国情和时代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如何健康发展,以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成长,造福人民,为各国政界、学界和社会舆论共同瞩目,进而形成席卷全球的研究热潮。由于受到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研究社会保障需要综合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知识,因此,社会保障将不断吸收其他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技能,朝着综合学科方向发展。
二、研究方向
本学科现设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社会保障精算等三个研究方向。
三、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综合素质,兼具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掌握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备社会保障、风险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和业务技能,能够胜任社会保障、风险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工作,又能在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理论或政策研究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